中新网贵州锦屏8月8日电 题:一片鹅毛在贵州大山里引发的“蝴蝶效应”
作者 周燕玲
生长于贵州大山里的白鹅,或许没有料到,有朝一日它的羽毛可以“飞”向世界,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图为锦屏县养鹅基地。 杨晓海 摄
8月的贵州省锦屏县,放眼望去满目青山苍翠。年过五旬的杨海香皮肤黝黑,每天在山里负责近千只鹅的生活起居,农民变工人的她每个月固定有3200元(人民币,下同)收入。

图为锦屏县养鹅基地。 杨晓海 摄
投食间隙,杨海香打趣地说道:“以前养鹅都是拿来自家吃,现在的鹅全身都是宝,看护马虎不得。”
大白鹅“身价”看涨,还得从它的羽毛说起。自然环境优良且水源充足的锦屏县,很早就有养鹅的传统,但一直不成规模。2017年,通过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全球最大的羽毛球生产企业——亚狮龙集团进驻锦屏,鹅毛就此引发一场“蝴蝶效应”。

图为羽毛球生产车间。 周燕玲 摄
距离杨海香工作的养鹅厂20公里外,上万平方米的羽毛球生产基地机器轰鸣,每天3000多公斤鹅毛经过热水清洗后需要高温晾晒,500多万片鹅毛铺满一地,犹如一张白色地毯,一眼望不到头。

图为工人在整理鹅羽毛。 周燕玲 摄
洗毛、晒毛、烘毛、分级、弯拱、插球、扎线……一片片洁白的鹅羽毛经过38道工序后,就变成了一个个结实而又轻盈的羽毛球。

图为羽毛球生产基地。 杨晓海 摄
“一天生产12万个羽毛球,每天需要15万只鹅的羽毛。”羽毛球生产基地负责人胡兵告诉记者,一只鹅身上有14片鹅毛可制作羽毛球,目前锦屏本地的鹅毛供不应求。
胡兵坦言,目前亚狮龙集团的羽毛球产量大概占全球的25%,贵州这家公司产量占整个公司的百分之四十,这样算起来,全球每10个羽毛球就有一个来自于贵州锦屏。
2020年,锦屏有300万只鹅“献身”于羽毛球生产。鹅毛有着落了,被拔毛之后的鹅,又该何去何从。

图为鹅肉加工厂。 杨晓海 摄
“没有一只鹅被白白浪费掉,且身价倍增。”锦屏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谭元文说,自羽毛球生产基地建好后,锦屏大力发展鹅养殖并谋划鹅的“下半生”。
谭元文说,鹅肉、鹅油、鹅肝、鹅血等具有极高的食用营养价值,鹅羽毛、鹅裘皮是高档的羽毛球、羽毛制品原材料。
在羽毛球生产基地对面,记者看到一家鹅肉加工厂,除了生产车间外,还配套建设有屠宰场、冷链库等。每天,上千只鹅被加工处理成风鹅以及盐水鹅,销往中国各地。

图为鹅孵化养殖基地。 杨晓海 摄
4年来,深居大山里的锦屏,已形成上游种鹅饲养、种蛋孵化、林下生态鹅养殖,中游商品鹅屠宰加工、羽毛球生产、羽绒制品等精深加工,下游羽毛球体育赛事及休闲康养活动等体育产业的“三产融合”产业链。
目前,锦屏县生态鹅全产业链年产值达10亿余元,实现稳定就业674人,带动该县13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一场由“鹅毛”引发的“蝴蝶效应”,正在让“藏于深闺”的白鹅走进世界,助力乡村振兴。(完)
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 贵定县开展现代农业产业“稻+N”田间示范技术培训
- 贵州省首届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大赛启动
- 贵州福泉:推进生猪养殖现代化 开创产业发展新格局
- 招商政策多优惠 粤企入黔得实惠
- 粤黔东西部协作产业招商对接会将于9月8日举行
- 投资热土 “黔”景无限
- 毕节七星关区林口葡萄“卖”进羊城
- 贵州金沙:20万亩高粱、2.67万亩烤烟喜获丰收
- 贵州一农民鱼塘试种“漂浮水稻”获成功 亩产千斤稻谷
- 2021年8月贵州消费者信心及健康指数创下新高
- 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三驾马车”拉出人民群众平安幸福生活
- 贵州将举办第二届贵阳工业博览会
- 这是每个大学生都需要的1个金融工具
- 印度降低豆油与葵花籽油进口税以平息价格
- 贵州天柱:秋日云海美如画
- 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揭晓 贵州2企业1项目1人获奖
图文推荐
热门文章
-
这一周是:TCS,5家其他Sensex公司输了卢比。市场上限62,808 CR
原创 2021-09-07 20:52:08 -
令人沮丧的IIP效应:卢比在弱者开始后丢失了更多的地面
原创 2021-09-07 19:52:11 -
慢慢开始盈利; TCS美元收入增长降至4年的低点
原创 2021-09-07 18:52:11 -
喷气式飞机飙升宣布折扣票价
原创 2021-09-07 17:52:07 -
Unity Infraprojects问题卢比。82.63亿卢比股票,促销者
原创 2021-09-07 16:52:07 -
商品交换成交量为16%以卢比。16.55千万卢比Q1
原创 2021-09-07 15: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