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16日电(石小杰 任鑫林 熊峰)初冬时节,走进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猫场镇龙潭社区黑木耳基地,一颗颗的菌棒长出朵朵诱人的“大耳朵”,30余名村民正忙着采摘、装篮。

“我们这个基地总共有240亩,现在已经下地的菌棒大概48万棒。”木耳种植基地负责人路海森介绍,现在正是收木耳的时间,每天都有30多名工人忙着采收, 平均一人一天有100元的工资。
近年来,织金县紧紧围绕“5311”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拓展民众增收致富渠道。其中,大型食用菌种植时间断、成效快,深受民众青睐。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猫场镇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在龙潭社区引进规划种植黑木耳240亩,有力推进秋冬种项目实施,既盘活了土地,也拓宽民众的就业增收空间。
在木耳基地,村民们熟练的采摘、装篮,把长势大的木耳摘了后,还未长出的小木耳便放回地里,等待下一次出棒。

“这个工作不累,收入还挺高。”来基地务工的村民何万祥告诉记者,现在他和妻子都在家门口的木耳基地工作,收入稳定又轻松。
“以前他们请我们来种菌棒的时候是一百元一天,现在来做是10元一个小时,一天能做七八十元,这个工作比外出打工要好,挣钱的同时方便照顾家里。”务工民众何敏笑着说。
“种植程序简单,产出效益好。”路海森表示,黑木耳平均一棒一次能产1.5斤左右,夏季可以采8—9次,冬季可以采4—5次。
目前,龙潭社区已栽种200亩黑木耳,现已进入采摘季,剩余的40亩地膜也已经铺好,等菌棒到了以后就马上栽种。在农业现代化的产业建设引领下,“小木耳”成了龙潭社区的“大产业”,村民们踏上了致富增收路。(完)
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 中国六省市联手打造“候鸟式”旅居养老新模式
- 习水:2021年建成5G基站300个
- 黔西南州:东西部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到位投资额逾6亿元
- 澳门帮扶贵州省从江县脱贫攻坚展览启动
- 上千只黑颈鹤飞抵贵州草海 当地全力保障其越冬生活
- 贵州支持数据中心抢占算力制高点
- 广东省惠州市与黔西南州165村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 贵州“一次不用跑”服务升级 社保缴纳更便利
- “发现宇宙”天文科普系列活动为贵州师生送上“科技餐”
- 穗毕协作提速教育 支教种子开花结果
- 贵州金沙:油茶产业助农增收
- 贵州率先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
- “贵州省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进校园”项目发布
- 福泉龙昌镇枫香树村:金丝皇菊采收忙 铺就增收致富路
- 2021贵州省第五届甲秀电子竞技公开赛正式启动
- 贵阳市南明区开展公务员培训机构专项检查
热门文章
-
Lux Industries列出卢比。3342在NSE上
原创 2021-11-16 15:52:08 -
漂亮跳跃高于7,950级
原创 2021-11-16 14:52:09 -
罗哈集团在孟买销售超级豪华的双工公寓
原创 2021-11-16 13:52:07 -
雇主可能难以填补圣诞节工作岗位
原创 2021-11-16 12:48:57 -
Takeda血癌多发性骨髓瘤得到了USFDA的点头
原创 2021-11-16 12:52:10 -
Dhanuka Agritech董事会会议于12月2日
原创 2021-11-16 11: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