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州市保田镇马鞍山村通村公路 洪真碧摄
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6日电(叶利军)五年来,盘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带领全市人民奔向幸福、实现幸福,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筑牢盘州百万人民幸福的“根基”,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幸福密码 增比进位 勇争一流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盘州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是自信,是坚定,是从容。
自信来源于发展的底气和实力,来源于干部群众携手创建幸福的信心和决心。全市上下主动对标先进,始终以全国百强县的视野谋划工作,加快“赶”、努力“转”,持续掀起争创一流、比学赶超的热潮,县域综合实力保持全省第一方阵,连续7年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2020年位列第62位,排名稳步进位。盘州人争先进位、赶超跨越,一路向前的奋斗精神,这就是幸福的源泉。
有了这源泉,五年来,盘州创造了许多“最高、最快、最好”的故事。
2021年6月11日,中法合作创新成果,刺梨深加工健康植萃5款系列产品在上海发布,刺梨全球出口正式启动。这是2020年12月,再次从盘州出口的刺梨原液,在法国进行研发生产的产品,在全球进行营销推广。盘州刺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通过海外研发加工,将刺梨附加值提升了150倍,盘州成为贵州农产品高附加值创新成果的典范。
2021年2月28日,贵州省首个制氢(提氢)示范项目—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氢气提纯一期项目建成试运行;3月5日,贵州省第一座集加油、加氢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站盘州双红油氢综合能源站正式投入运营,当天盘州还开通了贵州省首条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线路。盘州人先人一步,走出“煤炭依赖”,借势开辟“蓝海”,开辟氢能源的全链条发展,在变中求稳求新,在不变中笃定笃行,在变与不变中拥抱未来。
2019年11月,盘州市正式获得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以全域旅游助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盘州模式,让盘州走出了一条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2019年11月,妥乐论坛如期召开,“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的政府官员、知名行业商协会、知名企业家参加论坛,把盘州推向世界,让世界认识盘州,盘州市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搭建起贵州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平台。
2019年初,发源于娘娘山的“三变”改革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这是继2017年、2018年之后连续三年写入中央文件,全域“三变”,全民“三变”,助力盘州全方位发展,并入选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
2020年初,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果断采取措施,仅用10天时间就遏制住了疫情蔓延势头,干群携手用行动诠释了“众志成城”。
耀眼的时间很多,值得铭记的成绩数不胜数,但最让人记住的是盘州人“比”的意识、“拼”的精神、“争”的劲头、“干”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让金彩盘州的城市名片更加响亮。

盘州路网 肖本归摄
幸福环境 人人共建 美好共享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要有一个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
幸福的环境,来自于夯实发展基础的建设——
全市上下大力加强公路建设,建成“组组通”2864公里、串户路458万平方米,实现所有自然通村寨全部通硬化路,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打开山门,打通大动脉,实现大发展。2016年12月,沪昆高铁正式全线贯通,盘州搭上“幸福快车”,全域谋划高铁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高铁“同频共振”。
今天的盘州,天堑变通途,建成东南亚面向贵州及内陆省份开放的“双向桥头堡”,从相对封闭的内陆腹地变为开放高地。
幸福的环境,来自于美丽的生态环境创建——
全市上下大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完成营造林62.7万亩、石漠化治理15.2万亩,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2.66个百分点、达62.66%,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大力推进污染防治“五场战役”,推动“林长制”“河长制”落实,实现了从“江南煤都”向“金彩盘州”的华丽转身。
今天的盘州,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盘州正成为宜居家园、旅游乐园、乡愁故园。
幸福的环境,来自于优良的创业创新氛围——
2021年2月,在2020年全省产业大招商和营商环境测评中,盘州再次用实干赢得荣誉,产业大招商综合成效连续10年全省排名第一,营商环境连续2年全省排名第一。累计新引进项目861个、总投资2052亿元、到位资金1471亿元,引进省外高新技术企业34家、新入黔500强企业20家,这一系列的数据和荣誉的背后,是盘州人拼服务、拼环境、拼创新,当好“店小二”、“清洁工”角色,树起“盘州环境”的金字招牌的结果,“贵人服务,盘州速度”,让人民群众更方便、让市场主体更活跃、让发展动力更强劲。
今天的盘州,发展势头强劲,正成为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
幸福的环境,来自于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
2017年6月23日,盘州市正式撤县设市,城市建设掀起新的热潮,全市加快推进山地新型城镇化建设,建成南湖公园、西铺河湿地公园等城市公园,“一心两城四湖一湿地”城市空间布局基本成型。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2.34万户,建成保障性安居住房5.5万套,8183户2.95万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出大山,走向幸福。中心城区面积扩展到55.7平方公里,入选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成了贵州最靓丽的西大门。
今天的盘州,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城镇、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盘州大地弥漫着“幸福味道”!

盘州刺梨花开 肖本归 摄
幸福生活 高质量发展 高品质创建
幸福有什么?幸福就是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幸福。
幸福是一种心态,一种状态。盘州百万儿女感恩奋进,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1.6万人、281个贫困村出列,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群山深处洋溢着“幸福笑脸”,幸福的歌声在山间久久回荡。
这幸福来自发展环境极大改善——
从“饮水难”到“喝好水”—全力打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大会战,饮水安全100%解决,出水洞、朱昌河等一批骨干水源下闸蓄水,工程性缺水状况明显改善。
从“茅草房”搬到“新楼房”—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0701户、老旧房整治19334户,全面解决农村住房安全问题;完成农村改厕17.2万个、改厨25.2万户、改圈8.5万个,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这幸福来自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累计投资34.2亿元新(改扩)建学校(园)135所,提前1年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验收。
从“看病难”到“放心治”——投入14.76亿元实施健康盘州工程,市人民医院二期、市中医医院、市中心血库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行政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
从“就好业”到“好就业”—累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7.38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16.15万人,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2017年,盘州市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排行榜!这个荣誉的获得,是盘州百万儿女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和满足感,也是外界人群对盘州向往度和赞誉度的体现。
今天的盘州,人民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更丰富的文化生活,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呈现出团结和谐、安居乐业的祥和景象。
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携手追求高品质的幸福生活,盘州人在努力。(完)
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 盘州市着力打造一城三地六区
- 贵州组团参加第30届中国食品博览会暨2021全国“三品”典型成果展
- 大型情景交响合唱《遵义会议组歌》在贵阳上演
- 贵州册亨县:高峰小学连续十年办好校园布依文化节
- 2021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开幕 《遵义会议组歌》首演
- 贵州举行易地扶贫搬迁学校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 贵阳白云:“指尖白云”助力打造智慧城市 办好民众身边事
- 云贵高原上的“苹果专列”开出山区果农致富路
- 贵州黔南:宪法进军营 官兵喜提“普法大礼包”
- 贵州松桃:用活“四四三”工作法 打造“名医带名科、名科带名院”品牌
- 贵州松桃:提质赋能 服务人才队伍
- 云贵山区“苹果专列”开出果农致富路
- 贵州惠水交警开展“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活动
- 贵州从江:乡村振兴路上椪柑飘香
- 贵州惠水:畜禽粪污资源化 变废为宝奔小康
- 贵州黔西:拔河比赛热校园
热门文章
-
RCOM略有进步;公司在合并与Aircel谈话
原创 2021-12-06 15:52:06 -
皇家恩菲尔德旨在走全球:Siddharth Lal,艾米镜电机
原创 2021-12-06 14:52:06 -
2015年11月石油和天然气部门的生产绩效
原创 2021-12-06 13:52:06 -
街区交易!Astra微波制品关闭
原创 2021-12-06 12:52:11 -
ongc videsh与rosneft签署协议
原创 2021-12-06 11:52:09 -
IT培训的需求在海湾国家增长
原创 2021-12-06 10: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