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5月20日电(金可文 陈光昌) 近年来,天柱县充分利用3.6万多亩楠竹资源,引进实力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支持公司与村委会、竹农签订楠竹林低改、订单收购竹子协议。开展楠竹林抚育,加工竹制品。楠竹一跃成为许多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天柱县坌处镇大山村村民在抚育楠竹。
抚育竹林 就业路更稳更长
日前,记者来到贵州黔东南州天柱县坌处镇大山村的塘家拗坡,这里是三旭竹木工艺品公司楠竹林底改基地。坡上人头攒动,锄头挥舞,两人一组,一人刨土,一人施肥,非常繁忙。
“我在公司的分厂上班,偶尔也来基地施肥,每月收入3500元。”在偏僻的大山村能拿到那么多工资,村民唐昌强把功劳归结于县里引进的三旭竹木工艺品公司。
2021年8月,在县里支持下,三旭竹木工艺品公司利用坌处、竹林、白市等乡镇楠竹资源优势,在天柱县境内打造楠竹低改林3万亩,楠竹低改林为周边村民带来就业岗位,坌处镇大山村的唐昌强便是其中一个。
“以前的楠竹林任其自生自灭,现在的楠竹林变成了财富林、就业林。”唐昌强说,昔日的楠竹当柴烧,现在一根楠竹卖20多块呢。
三旭竹木工艺品公司打造楠竹低改林带来惠民红利的不只是坌处镇。近期,天柱县地湖、 江东等乡镇也进入楠竹施肥的季节,解决就业300多人。
“我们自出资金60万元,购买化肥150吨,对竹林幼林、成林实施抚育。”三旭竹木工艺品公司董事长黄启忠说,竹林幼林抚育侧重于间伐,砍小留大、砍老留幼、砍弱留壮、砍密留疏,有助于幼林生长和更新。竹林成林抚育,主要是护笋养竹、采伐、劈山、松土、施肥、灌溉和排水、钩梢、防止病虫害。通过抚育措施,使竹林达到“纯、密、齐、大”的丰产结构。这样就能保证公司有源源不断的原料,农民也得到长久就业。

天柱县白市镇坪内村村民在厂里加工竹制桌椅。
加工增值 从笋到竹皆为宝
在白市镇坪内村三旭竹木工艺品公司,竹木加工厂内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忙着赶订单。该公司生产的茶车、托盘等楠竹产品畅销全国市场。
一根直径10寸的楠竹,如果卖原竹,价值不过20元左右,不超过30元,加工成家居系列、休闲系列、办公系列等产品,价值升至 80元左右。近年来,天柱县积极引进三旭竹木工艺品公司加工楠竹,使楠竹大都实现了全竹利用,加上电商和网络销售赋能,竹制品成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其价值发挥到最大限度。
目前,该公司有家具生产线一条,年产成品家具10万套;竹托盘生产线一套,年产竹托盘30余万件;楠竹工艺品生产线一条,年产工艺品20万件。“我们总厂设在白市镇坪内村原白市电站项目部空地,负责精加工。一分厂位于坌处镇、二分厂位于江东镇、三分厂位于地湖乡,分厂负责粗加工。从砍竹、破竹、制条、烘干到拼板一直到成品包装,共解决就业437人。”黄启忠介绍,该公司在邦洞工业园区建设竹产品生产线两条,将于12月全面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各类竹制工艺品约10万件,年产值1.375亿元,解决就业120人。“我们还计划投资5000万元成立竹笋加工厂,加工竹笋罐头出口日本,我们的楠竹产业链就更全了!”(完)
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 中国旅游日贵阳分会场活动在青岩古镇举行
- 【凝聚侨心 服务桑梓】归侨白贵春:“敬诚”医者的桑梓情深
- 织金县:深耕林下“宝” 产业发展“动能”足
- 第15届贵阳南明“黔茶飘香·品茗健康”暨“国际茶日”茶文化系列5月21日至23日举行
- 2022年贵州万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报名人数突破5万
- 贵阳观山湖区 “创聚观山” 精彩纷呈
- 惠水:干群齐心抓生产 涟江大地农事忙
- 探访中国首个水族文化博物馆:“黑科技”让古老水族文化“出圈”
- 贵州启动东盟货物经铁路直达欧洲中转中心项目
- 思南:减税降费为企业减压力添动力
- 省、市科技特派员联袂在金沙开展科技服务
- 贵州苗寨学生用民族技艺自制校服 义卖作品收获价值
- 沿河经开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 金沙茶园:刺梨花开产业香
- 遵义市汇川区“九个一”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团结故事
- 贵州举行高校乡村振兴诗歌散文朗诵大赛
热门文章
-
雷迪博士:美国的健康成长,印度受到欧洲和EMS的弱点抵消
原创 2022-02-24 16:52:10 -
Jet Airways宣布提供“运气票”优惠
原创 2022-02-24 15:52:20 -
ACC Plinges 3%; Q4净跌至69%
原创 2022-02-24 14:52:25 -
Arun Jaitley与Bishnu Prasad Paudel举行了双边会议
原创 2022-02-24 13:52:10 -
Hinduja Global Solutions Q3 FY16 PAT达171万卢比
原创 2022-02-24 12:52:21 -
等待太久价格纠正了吗?
原创 2022-02-24 1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