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蚕茧丰收 史传鸿摄
中新网贵州新闻5月31日电(王冬至)近年来,罗甸县依托“天然温室”气候资源优势,扩大养蚕规模,提升蚕茧质量,深化蚕桑产业发展,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这两天,罗甸县首批蚕茧喜获丰收,蚕农们抢抓农时摘茧、售茧,确保增产增收。
在罗甸县沫阳镇高峰村蚕茧收购点,记者看到,蚕农们背着一袋袋蚕茧前来出售,收购公司工作人员组织蚕农有序进行抽号、验茧、定级、过磅、开票、结算,现场一派热闹景象。

蚕农排队等待售茧 刘文俊摄
“我家的蚕茧有400多斤,差不多1万多块钱嘞。”沫阳镇高峰村桑蚕种养殖大户尤金锋说,他以前一直在外务工,2019年返乡创业开始进行蚕桑种养殖,由公司发放蚕种并到家传授养殖技术,公司还进行收购,十多天就能养一批售卖,比在外打工强很多。
“今天是我们公司在罗甸县第一天收购蚕茧,按市场价格和蚕茧品质,今天收购综合均价在51元/公斤,预计要收4天,大约能收65吨左右,产值大约在330万元。”贵州喜农蚕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永强告诉记者。

丰收的蚕茧 史传鸿摄
高峰村平均海拔高度800米左右,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多年来,当地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传统种养殖业和劳务输出收入为主。2019年,高峰村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引进贵州喜农蚕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采取群众“自种自养”的种养殖模式,由公司提供蚕种和技术指导并按市场价回收蚕茧。
蚕桑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在尝到甜头后,群众“种殖”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目前,沫阳镇高峰村种桑养蚕规模已发展达860余亩,年产值近600万元,覆盖全村128户,带动了周边6个村种桑养蚕面积2000余亩。

群众在整理蚕茧 刘文俊摄
“老百姓养蚕技术有保障,所产的蚕茧质量相当好,达到5A级以上水平。”黄永强介绍道,为保障蚕茧质量,今年,贵州喜农蚕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强化技术全程跟踪服务,蚕茧品质不断提升,深受消费者青睐,蚕茧畅销省内外市场。同时,高峰村种植的桑树是来自浙江桐乡、海宁等地区的农桑14号,该品种具有桑叶茂盛,产品优良的特点,喂养的蚕产蚕茧长度可达到1300米,得到广西、独山等厂家的认可,产品供不应求。
“今年要养八批,预计有十万元收入。”沫阳镇高峰村民尤金锋满怀信心地说。

收购人员在验茧 史传鸿摄
沫阳镇高峰村只是罗甸县近年来发展蚕桑产业的缩影。近年来,罗甸县把蚕桑种养殖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来抓,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农户”两种模式相结合,在全县“八镇一乡”推广发展,通过强化技术指导和保价回收,不断提升蚕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水平,有力地推进了农村产业革命,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截至目前,罗甸全县种桑面积达2.87万亩,预计产茧800吨,产值达4000余万元,带动10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完)
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 发布优惠政策 筹划特色活动 推出精品线路 发放文旅消费券 贵州精心准备静待游客端午假日打卡畅游
- 贵州:生态底子更牢 颜值更高
- 中国山区最宽钢桁梁悬索桥建成通车
- 石阡县突出多元化服务零距离
- 黔西南州公安局:“警营开放日”放送“六一大礼包”
- 罗甸:强化防灾减灾宣传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 贵州织金:初夏时节插秧忙
- “检爱同行 共护未来” 贵州检方办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1772件
- 【凝聚侨心 服务桑梓】“社区为侨、侨为社区” 遵义市汇川区洗马社区双向服务聚侨心
- 《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22)》出炉 数据显示2021年度贵州民生类支出占70%
-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贵州三都:盘活“古老基因” 赋能民众新生活
- 2022国际山地旅游日线上启幕 倡议共促健康生活与文明交流
- 2022贵州·镇远非遗文创大赛征稿
- 暴雨降临贵阳花溪 公安民警全力展开救援
- 贵州局地受特大暴雨“袭击” 消防连夜营救被困民众
热门文章
-
雷迪博士:美国的健康成长,印度受到欧洲和EMS的弱点抵消
原创 2022-02-24 16:52:10 -
Jet Airways宣布提供“运气票”优惠
原创 2022-02-24 15:52:20 -
ACC Plinges 3%; Q4净跌至69%
原创 2022-02-24 14:52:25 -
Arun Jaitley与Bishnu Prasad Paudel举行了双边会议
原创 2022-02-24 13:52:10 -
Hinduja Global Solutions Q3 FY16 PAT达171万卢比
原创 2022-02-24 12:52:21 -
等待太久价格纠正了吗?
原创 2022-02-24 1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