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应腾 摄
中新网贵阳6月25日电(应腾 袁超)25日,记者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4日,随着“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遗传穿洞工作站”“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穿洞工作站”的正式挂牌,贵州省普定穿洞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也正式启动。这是时隔40年后,该遗址的又一次考古发掘,意味着将重启对穿洞的认知,贵州史前洞穴遗址的考古工作也将迎来新的局面。
发现于1978年的普定穿洞,曾在1979年进行试掘,1981年,1982年在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张森水主持下,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该遗址先后出土石器、骨器、动物化石和人类化石一万多件,骨角器1000余件,人类完整头骨两件,成为当时全国第一、世界罕见的出土磨制骨器最多的史前遗址,对了解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的文化面貌、生业模式、遗传谱系等信息具有重要价值。

图为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应腾 摄
“时隔40年重启发掘,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穿洞遗址考古领队张兴龙告诉记者,新一轮考古发掘工作,主要目的是解决此前遗留的学术问题,发掘研究过程也将更加精细,科技含量也更高,期间,还将汇集全国众多科研单位实施考古攻关。
“本次考古发掘区的布设经历了一个极为谨慎、细致、科学的研讨过程。”张兴龙表示,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本次发掘面积40平方米,发掘团队将充分利用批准的发掘面积,兼顾好遗址的保护,研究,展示的需要,把发掘区做成一个能够展示不同时期重要遗存的“时间走廊”,为以后能够向大众全面展示穿洞文化面貌,做好充分准备。

图为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应腾 摄
此外,在持续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中,将运用考古学、体质人类学、环境考古学等多学科方法,分析古人类生存模式、技术文化特点,以及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过程与机制,探讨古人群迁徙、扩散、交流与族群融合的过程及动因。“相信新的考古材料将对以往学术进行补充或修正,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张兴龙说。

图为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应腾 摄
“和考古发掘同步进行的,还有研究建设贵州古人类博物馆,在适当时候,可考虑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安顺市副市长汪文学表示,希望通过穿洞遗址的发掘,让公众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穿洞文化,了解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切实提高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知名度和美誉度。(完)
[编辑:上官云]
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 第七届贵州省文明旅游志愿者形象大使大赛启动
- 贵州黔西南州:禁毒预防教育进千校万家促和谐
- 贵州省网络人士联谊会成立
- 贵州省第十一届手工制茶技能大赛在石阡举行
- 玉屏2.46万亩黄桃进入套袋期
- 贵州警方公布2021年侦破的十大禁毒精品案例
- 第二轮2022年“多彩贵州·助商惠民”文旅消费券将于6月26日发放
- 第二届贵阳学术季启动
- 仁怀:减税退税落地 惠企助企有力
- 盘兴铁路四标段万峰林隧道顺利贯通
- 一年来贵州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毒品犯罪案件1449件 审结1218件
- 贵州各民主党派省委参与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推动会举行
- 贵州法院发布2022年打击毒品犯罪十个典型案件
- 贵州施秉:苗族独木龙舟节“请水”开赛
- 毕节军分区:国防教育主题街“靓起来”
- 贵州遵义举办2022届高校毕业生大型现场招聘会
热门文章
-
雷迪博士:美国的健康成长,印度受到欧洲和EMS的弱点抵消
原创 2022-02-24 16:52:10 -
Jet Airways宣布提供“运气票”优惠
原创 2022-02-24 15:52:20 -
ACC Plinges 3%; Q4净跌至69%
原创 2022-02-24 14:52:25 -
Arun Jaitley与Bishnu Prasad Paudel举行了双边会议
原创 2022-02-24 13:52:10 -
Hinduja Global Solutions Q3 FY16 PAT达171万卢比
原创 2022-02-24 12:52:21 -
等待太久价格纠正了吗?
原创 2022-02-24 1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