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园 陈智华摄
中新网贵州新闻6月28日电(田艳琴)6月,正当夏季,万物争荣。在沿河自治县中寨镇,“白叶一号”基地一片碧绿,茶苗长势正盛,葱翠欲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当时,沿河作为贵州省最后脱贫的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获赠“白叶一号”360万株1200亩。2018年7月15日,黄杜村与沿河中寨镇正式签订捐赠协议。
于是,360万株“致富苗”跨越山海,从浙江安吉县来到千里之外的沿河,“落户”中寨镇志强村、三会溪村、大宅村。
2018年10月20日,一个下雨天,中寨镇志强村村民们穿着雨衣,怀着感恩的心,冒雨种下了第一株“白叶一号”扶贫茶苗。“白叶一号”正式在中寨镇扎根。
那时,中寨镇是沿河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地处沿河西南部,距县城87公里。这里山地崎岖,常年云雾缭绕,当地村民多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为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白叶一号”的到来,激活了中寨镇茶叶产业的“一池春水”。项目落地后,中寨镇精心管护茶园,探索“返租倒包”经营模式,优化“四型分类”利益联结机制,演奏了一首兴业、富民、强村的白茶致富协奏曲。
“返租倒包”茶园管理模式,即农户先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或合作社建设茶园;茶园建成后,再以每年每亩300元的承包费返租给农户;承包户负责茶园管护,并享受所承包茶园的收益权,更大程度惠及农户。
杨胜强是“白叶一号”茶园“返租倒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寨镇三会溪村人,10岁时因意外左臂截肢,但他从没有放弃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杨胜强先靠着发展养羊产业脱了贫,又靠着“白叶一号”致了富。
今年,“白叶一号”茶园开采以来,杨胜强承包的茶园已吸收务工350人次,每人每天务工收入120元左右。承包的茶园采摘茶青1300多斤,卖了10万多元,除去劳务支出,还收益5万多元。
在中寨镇,像杨胜强一样受益的“茶老板”还有166户,承包面积共4200多亩。2018年以来,沿河“白叶一号”茶园累计带动1300多人实现就近务工,人均年增收1.5万元。
从2018年到2022年“白叶一号”见证了中寨从曾经的深度贫困镇发展为今天的万亩茶乡,让荒山变茶山,茶山变共同富裕的金山银山。从东向西,从海的那边到山的这边,“白叶一号”跨越山海,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完)
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 铜仁万山:多措并举 保障粮食安全
- (人民幸福生活)贵州女“村警”杨吉琴:平安乡村“大管家”
- 贵州省第十五届“贵青杯”歌咏活动落幕
- 遵义绥阳:奏响夏季管护“椒”响曲
- 贵阳市观山湖区2022上半年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逾50亿元
- 沿河七三村:稻田碧绿 鱼儿欢唱
- 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举行第一届“火焰蓝”运动会
- “90后”志愿者6年公益路 帮助40余名孩子回家
- 铜仁万山区:建好“中转站” “黔货”好出山
- 台江举行2022中国·台江施洞苗族独木龙舟节
- 贵州务川:4万亩花椒迎采摘
- 贵州遵义乌江寨景区引游人
- 贵州26日再发价值1.55亿元文旅消费券
- 贵州茶界群英荟萃 工匠过招指尖绝活
- (人民幸福生活)贵州贵阳乌当区:田园变风景 村美“负担”轻
- (人民幸福生活)贵州黔南小伙练就家政技能 扎根大湾区创业追梦
热门文章
-
雷迪博士:美国的健康成长,印度受到欧洲和EMS的弱点抵消
原创 2022-02-24 16:52:10 -
Jet Airways宣布提供“运气票”优惠
原创 2022-02-24 15:52:20 -
ACC Plinges 3%; Q4净跌至69%
原创 2022-02-24 14:52:25 -
Arun Jaitley与Bishnu Prasad Paudel举行了双边会议
原创 2022-02-24 13:52:10 -
Hinduja Global Solutions Q3 FY16 PAT达171万卢比
原创 2022-02-24 12:52:21 -
等待太久价格纠正了吗?
原创 2022-02-24 1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