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贵州新闻7月18日电(陈孝新)夏日时节,正值黄平县太子参采收时节,在黄平县野洞河镇篱笆寨村的200亩太子参种植基地里,70多名群众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大家有说有笑,一边拿着锄头采挖,一边清理泥土,场面十分热闹。
“我今年种了30亩,一亩就是900—1000斤左右,按照今年的单价算,一亩地纯收入能达到3500块左右,一年下来也有10来万元。”在和笔者交谈的过程中,槐花园区太子参种植基地的王大模一笔一笔的算起了经济账。除此之外,不少当地群众也因采挖太子参,每天最高也有170元左右的收入,增加了不少群众的家庭收入。

小小太子参是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发家致富的好产业。太子参种植简单、周期短,不仅经济效益高,带动能力也强,从栽种、管理到采收各个环节,都能为群众增收。目前,黄平县太子参产业无论在种植规模、技术水平都取得很大的成效,目前已形成以一碗水乡为中心,覆盖全县11个乡镇的发展格局,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7--8万亩左右,商品产量5000吨以上,通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太子参产业发展成为全县基础好、规模大、效益好、惠及农户众多支柱性农业产业。除此之外,太子参产业用工需求每年不断增加,给周边群众提供了就近务工机会,全县太子参产业每年通过播种、除草、采挖等管护环节用工需求带动周围群众7万余人次实现就近就业,人均增收3000元,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今年太子参行情好、抢抓市场很重要,趁着这几天天气好,赶紧装车上市。”东坡太子参基地负责人艾青介绍到。艾青是新州镇太子参种植大户。2000年,他种了50多亩太子参,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有了现在110多亩的规模,每年收入在30万元左右,一跃成为了周边致富带头人。

近年来,黄平县委县政府,依托山地资源优势,探索林下种植、间作套种,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充分谋划布局的基础上,围绕农业产业格局,把太子参产业作为重点产业、生态产业、富民产业、大健康产业来发展,培育和引进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扩大种植规模和培育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药材产品质量、培育自身地域品牌,通过引进优质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延伸太子参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作为重要抓手,培育太子参种植、初加工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10余家;形成以药材种苗繁育、种植、加工、运输、贮藏、销售于一体贵公司1家,建成太子参种繁基地200余亩,年加工太子参500吨生产线2条,1500立方米冷库1座;建成黄平县太子参交易市场、太子参饮片加工厂各1座,冷藏库10000立方米,走出了一条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产业发展新路,以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让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群众致富有奔头。(完)
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 贵州大方:“五个着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2年绥阳冰雪避暑旅游季新闻发布暨旅游推介会在筑举行
-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学术交流会在贵阳举行
- 贵州高速第一长隧道项目施工取得新进展
- 贵州“90后”苗妹杨昌芹:让青春在非遗传承中绽放
- 贵州毕节:打造露营新高地
- 贵阳市第四届“韦星杯”少儿围棋赛正式开赛
- “贵州龙杯”2022全国软式棒垒球锦标赛开幕
- 丘成桐:培养中国数学领军人才推动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发展
- 900万“风路同行·健康贵州公益行”专项基金在贵阳启动
- 贵州面向海内外推出650个产业招商引资项目 拟引资逾3800亿元
- 贵州毕节: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一江清水
- 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与贵州省数学界专家学者座谈
- 贵阳市第二届社区运动会启动
- 贵州盘兴铁路:建设工人高温下坚守岗位保节点
- 全国主流媒体走进贵阳贵安 看新区生态旅游建设发展
热门文章
-
雷迪博士:美国的健康成长,印度受到欧洲和EMS的弱点抵消
原创 2022-02-24 16:52:10 -
Jet Airways宣布提供“运气票”优惠
原创 2022-02-24 15:52:20 -
ACC Plinges 3%; Q4净跌至69%
原创 2022-02-24 14:52:25 -
Arun Jaitley与Bishnu Prasad Paudel举行了双边会议
原创 2022-02-24 13:52:10 -
Hinduja Global Solutions Q3 FY16 PAT达171万卢比
原创 2022-02-24 12:52:21 -
等待太久价格纠正了吗?
原创 2022-02-24 1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