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贵州新闻7月26日电 (周燕玲)中国科协中西部基层科普人员培训26日在贵州师范大学开班,本次培训邀请了中国科协、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科普中国、贵州省科协等专家为基层科普工作者授课。
基层科普是科普工作中最后一公里,本次培训内容涵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解读、加强科普中国阵地建设、结合贵州特色开展天文科普的经验介绍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来自贵州省内的100多名基层科普工作者将在贵阳参加四天的线下培训,四川、云南、重庆市科协的100多名基层科普工作者将在线上参加培训。
近年来,贵州、四川、云南、重庆正在加快建设和布局天文与空间大科学装置。如何把新一轮中国天文、空间领域成果,以科普的形式转化为公众浅显易懂的科普产品或教育成果,将是西部地区科普工作者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自身历史价值与担当的重要标志和使命,这也是“十四五”期间中西部科普登上新台阶的重要一步。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庞晓东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贵州科普工作亮点纷呈,坚持需求导向,加快科普供给侧改革,推动科普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转变,深入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结合新纲要,贵州省科协提出了“五万计划”等系列举措行动,进一步发挥“科普中国•贵州版”的核心作用,希望通过本次中西部基层科普人员培训,基层科普人员努力提高站位、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互通有无、推动基层科普事业发展,学以致用、不断加强科普人才培养。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贵州省科协副主席杨泳滨强调,贵州省科协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积极开展“提质富黔行”“基层科普能力提升”“万人队伍大培训”等行动和工程,结合极具贵州特色的“中国天眼”等大科学装置、大数据等主题,一步一个脚印推动贵州科技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数据显示,5年来贵州省科协命名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31家,建成“农村中学科技馆”101所,科普大篷车在全省88个县区开展各项活动1200次,行驶里程9万余公里,受益人数达140万人次。
中科院授课专家认为,“FAST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样本”成功入选今年2月份公布的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依托“中国天眼”带火天文小镇是一次成功的科普范例。这次培训将拉近基层科普工作者与科学家的距离,更好的将所学、所思、所悟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紧跟科技前沿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科普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推动中西部地区科协事业发展夯实基础。
既要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又要抓好科学普及,真正实现“两翼齐飞”,这是新时代科普工作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来自安龙八中的杨勇老师说,通过天文科学教育,学校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春天已经来临,目前安龙八中在贵州省科协的指导下,已经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了天文的种子,点燃了科学的梦想,孩子们有了奋斗的目标和不断拼搏的动力,这也许就是天文科普的魅力。
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贵州省科协、四川省科协、云南省科协、重庆市科协支持,贵州中科天文教育与先进技术研究院承办。(完)
中国科协中西部基层科普人员培训在贵阳开班
中新网贵州新闻7月26日电 (周燕玲)中国科协中西部基层科普人员培训26日在贵州师范大学开班,本次培训邀请了中国科协、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科普中国、贵州省科协等专家为基层科普工作者授课。
基层科普是科普工作中最后一公里,本次培训内容涵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解读、加强科普中国阵地建设、结合贵州特色开展天文科普的经验介绍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来自贵州省内的100多名基层科普工作者将在贵阳参加四天的线下培训,四川、云南、重庆市科协的100多名基层科普工作者将在线上参加培训。
近年来,贵州、四川、云南、重庆正在加快建设和布局天文与空间大科学装置。如何把新一轮中国天文、空间领域成果,以科普的形式转化为公众浅显易懂的科普产品或教育成果,将是西部地区科普工作者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自身历史价值与担当的重要标志和使命,这也是“十四五”期间中西部科普登上新台阶的重要一步。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庞晓东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贵州科普工作亮点纷呈,坚持需求导向,加快科普供给侧改革,推动科普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转变,深入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结合新纲要,贵州省科协提出了“五万计划”等系列举措行动,进一步发挥“科普中国•贵州版”的核心作用,希望通过本次中西部基层科普人员培训,基层科普人员努力提高站位、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互通有无、推动基层科普事业发展,学以致用、不断加强科普人才培养。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贵州省科协副主席杨泳滨强调,贵州省科协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积极开展“提质富黔行”“基层科普能力提升”“万人队伍大培训”等行动和工程,结合极具贵州特色的“中国天眼”等大科学装置、大数据等主题,一步一个脚印推动贵州科技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数据显示,5年来贵州省科协命名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31家,建成“农村中学科技馆”101所,科普大篷车在全省88个县区开展各项活动1200次,行驶里程9万余公里,受益人数达140万人次。
中科院授课专家认为,“FAST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样本”成功入选今年2月份公布的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依托“中国天眼”带火天文小镇是一次成功的科普范例。这次培训将拉近基层科普工作者与科学家的距离,更好的将所学、所思、所悟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紧跟科技前沿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科普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推动中西部地区科协事业发展夯实基础。
既要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又要抓好科学普及,真正实现“两翼齐飞”,这是新时代科普工作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来自安龙八中的杨勇老师说,通过天文科学教育,学校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春天已经来临,目前安龙八中在贵州省科协的指导下,已经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了天文的种子,点燃了科学的梦想,孩子们有了奋斗的目标和不断拼搏的动力,这也许就是天文科普的魅力。
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贵州省科协、四川省科协、云南省科协、重庆市科协支持,贵州中科天文教育与先进技术研究院承办。(完)
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 贵州思南:政务服务办事有“速度”更有“温度”
- 六盘水市“四个到位”持续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水平
- 第四届西洽会落幕 贵州特色产品“吸睛” 招商活动紧锣密鼓
- 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919件!毕节市检察机关发布公益诉讼五年“成绩单”
- 贵阳乌当区:绿色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
- 贵州织金:猕猴桃丰收在望
- 贵州普定:夏日漂流受游客青睐
- 贵州沿河:粮油企业产销旺
- 贵州毕节七星关区:蓝莓飘香采摘忙
- 出动警力9896人次 毕节公安持续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
- 贵州黔西:盘活土地 增绿增收
- 2022年贵州省高校美术名师推介展——吕昌清作品展在中天美术馆开幕
- 贵州警方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
- 清凉六盘水 火热十一运 | 写在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倒计时15天之际
- 贵州遵义新蒲新区:一颗小辣椒 转动“一城三园”
- 2022年贵州·黄平户外多项赛暨星空音乐节成功举办
热门文章
-
雷迪博士:美国的健康成长,印度受到欧洲和EMS的弱点抵消
原创 2022-02-24 16:52:10 -
Jet Airways宣布提供“运气票”优惠
原创 2022-02-24 15:52:20 -
ACC Plinges 3%; Q4净跌至69%
原创 2022-02-24 14:52:25 -
Arun Jaitley与Bishnu Prasad Paudel举行了双边会议
原创 2022-02-24 13:52:10 -
Hinduja Global Solutions Q3 FY16 PAT达171万卢比
原创 2022-02-24 12:52:21 -
等待太久价格纠正了吗?
原创 2022-02-24 1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