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的轧钢车间,热浪愈发逼人。机器中碰撞翻滚的钢铁,每时每刻都摩擦迸发出大量火星。
车间内,杨延一身灰白色工装,笑脸盈盈、眼神坚毅……这是他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杨延,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劳模示范性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现为首钢水钢集团公司钢轧事业部主任工程师,轧钢高级工程师,陆续开发出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切分工艺,是实至名归的中国钢铁行业“切分王”。
“最近,我们的左旋锚杆钢筋切分工艺的开发取得了新突破,5月份开始批量生产,新工艺下轧制产量提升30%,能耗降低12%。”杨延说。
1991年,23岁的杨延进入水钢原二轧厂工作,至今已与轧钢机器相伴31载,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添霜,他将青春、智慧和汗水都献给了钢轧事业。“刚走上工作岗位,我从操作工干起,那是个精细活儿,工作中不仅需要忍耐高温,更需要全神贯注,容不得半点马虎。”杨延说。
这一干,就是7年。1998年,调入管理岗位的杨延也正式开启了他轧钢切分工艺的攻坚克难之旅。“轧钢的切分工艺,就像将一个长条形面团制作成一根根面条,螺纹钢筋切分数越多,对工艺技术的要求就越高。”杨延说。

到2001年时,接到二线切分工艺任务的杨延披星戴月连轴转。开发、设计、改进工艺……伏案画图、起早贪黑,终于来到了试轧那天。
火红的钢坯从炉子内溜出,钻进一个槽,轰隆——嘭,退出来,停一下,再钻入另一个槽,又轰隆——嘭,热浪滚滚,红钢飞驰,如此经过粗轧、中轧、精轧。
终于!轧件在精轧机组被切成两半,在跑道里极快扭动着朝冷床冲去。“成功了!成功了!”杨延振臂高呼,红钢炙热的火光和他眼中的泪水交相辉映。
一流的产品出自一流的技工,多年来,杨延从未停止过对切分工艺不断改进的追求。从二线到五线切分工艺技术开发,使水钢成为行业首家自主开发切分工艺系列化的厂家,很多工艺路线和设计方法成为行业设计样本。
一根钢材成型要经过火与力的锻造,一如杨延一身的本领,也是在千般压力、万般炽热中淬炼而来。截至目前,杨延先后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科技成果转换二等奖2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8项。
“现在我正在申报两项新的发明专利,干一行爱一行,只有不停地改进、更新、研发才能不断进步。”杨延说。

一串串光环、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一个个艰辛、专注的脚印在熊熊燃烧。
“现在还去一线吗?”记者问。
“大部分时间都在一线,钢轧事业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实际操作。”杨延说,新工艺的研发需要多和一线工人交流,这是一个团队的协作工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高温、高速的轧钢车间,除了不停运转、轰鸣的巨大轧钢机,其他一切都显得十分渺小。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下一步,我将和工友们接续奋斗,以降本增效为核心,扩大增效、创效的广度和深度。”杨延说。
水钢二棒作业区厂房外,高达75米的加热炉助燃烟囱巍然伫立,如同秉持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职业精神的杨延一样高瞻远瞩,直冲云霄瞭望更遥远的星辰。
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 仁怀:诚信经营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 “感恩奋进新征程 绿水青山看贵州”诗歌大赛评审结果公示
- 致公党贵州省委主办的《海归创业说》栏目正式发布
- 黄平:行驶40多年的绿皮“慢火车”成为致富“快车”
- 贵州省首笔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成功落地工行贵州省分行
- 27日起贵州省高温天气有所缓解 将出现持续性暴雨天气
- 金沙县:包材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 中国科协中西部基层科普人员培训在贵阳开班
- 贵州电网公司在沿河首次开展110千伏电压等级带电作业
- 贵州思南:政务服务办事有“速度”更有“温度”
- 清镇市举办“爽爽贵阳·书香湖城”全民阅读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
- 贵州思南:建成铜仁市首家廉洁文化基地
- 贵州第三轮2022年“多彩贵州·助商惠民”文旅消费券共将发放1.13亿元
- 大方:桃李满园迎客来 农旅融合好风光
- 六盘水市“四个到位”持续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水平
- 第四届西洽会落幕 贵州特色产品“吸睛” 招商活动紧锣密鼓
热门文章
-
雷迪博士:美国的健康成长,印度受到欧洲和EMS的弱点抵消
原创 2022-02-24 16:52:10 -
Jet Airways宣布提供“运气票”优惠
原创 2022-02-24 15:52:20 -
ACC Plinges 3%; Q4净跌至69%
原创 2022-02-24 14:52:25 -
Arun Jaitley与Bishnu Prasad Paudel举行了双边会议
原创 2022-02-24 13:52:10 -
Hinduja Global Solutions Q3 FY16 PAT达171万卢比
原创 2022-02-24 12:52:21 -
等待太久价格纠正了吗?
原创 2022-02-24 1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