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绣传承人石丽平:为美丽乡村编织锦绣前程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针一线何其精彩。作为传承人,我们相信所传承的既是文化又是产业,能实现脱贫也能助力乡村振兴。”民建会员、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石丽平说,“非遗的传承必须用两条腿走路,保护传承是‘第一条腿’,创新运用是‘第二条腿’。非遗传承除了需要形成品牌效应外,还必须‘守正创新’,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石丽平 瞿宏伦 摄
“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中国纺织非遗苗绣推广大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诸多荣誉的背后,是贵州松桃自治县苗族同胞石丽平一个个闪光的故事。
五十余岁的石丽平,六七岁开始学苗绣,是松桃苗绣的第七代传承人。立志将苗绣推向世界的她,于2008年创立专注苗绣产品生产开发的公司。多年来,石丽平只做传承“苗绣文化”这一件事,她徒步30000多里,走遍贵州大地收集刺绣纹样,培训绣爷绣娘20000余名,她在苗绣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中,用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一群逐梦人。
创业初期,公司仅有3名绣娘。石丽平通过“技能培训、助力脱贫”行动,把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农村妇女集中起来进行培训,形成了一个带动乡村脱贫、创业就业的“锦绣计划”。
石丽平第一次进村入寨组织培训,村民们三言两语打发着,都不相信苗绣可以赚钱,甚至有人连话都不搭理半句。倔强的石丽平没有泄气,反而一家一户的上门劝说、引导和鼓励,终于换来了一句:“你这个女子能干大事,这一回我们相信你!” 培训班一下子涌进了60名贫困家庭妇女。随后,又在十多个乡镇陆续举办了30多期培训班,先后培养了2000多名苗绣能手。
如今,公司培训的绣爷绣娘已经壮大到20000多名。队伍中,“60后”和“70后”依然在发光发热,“80后”和“90后”成为了主力军,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不光传承苗绣技艺,也传播着苗绣精神。

石丽平 瞿宏伦 摄
“我们要引领这个潮流,让年轻人用起来,苗绣才能活起来。”石丽平在乡村振兴中找到了新的方向。她始终认为:创新才是最好的传承,使用才是最好的发展,要坚持保护传承和创新应用两条腿走路,用产业反哺非遗、反哺传承。
石丽平积极参与“一企扶一村”计划,与当地村寨结成帮扶对子,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实行“计件为主+效益+产品提成”的薪酬模式。时至今日,“家庭工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个工坊往往能够在安置点带动左亲右邻,达到增倍效应,帮助4000多名留守妇女居家就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021年初,石丽平先后到20多个苗族村寨了解情况,发现有的村寨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没有把自然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有的村寨农业产业带动能力不强,没有形成可靠的产业链;有的村寨年轻人远走高飞,只留下老弱病残。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当土地被产业唤醒过后,年轻人才会看到希望,才有信心反哺家乡。石丽平请来专家反复考察,最终选择在长兴堡镇白果村第一期先流转了270亩土地,统一种植板蓝根,尝试走“苗绣+苗药”的绿色发展之路。
板蓝根从根到叶浑身都是宝。板蓝根叶子晒干后可以卖到4元1斤,根可以卖到10多元1斤,产业前景非常好。但在石丽平看来,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环保可持续利用。

石丽平 瞿宏伦 摄
呵护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人人有责。板蓝根是植物染料,与化工染料相比,种植和加工的过程不会对土壤和水资源带来任何污染。染出的布颜色最漂亮、穿着最舒服。另外,收割的时候,只需要把根留下,就能再次长出茎和叶来,可以反复地收割三年。
2021年,试种的270亩板蓝根长势非常好,一举解决了以前染料全靠购买的问题,白果村逐步建立起集织布、染布、苗绣、销售为一体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上,越来越多的父老乡亲参与进来,既学到了技术,又得到了实惠。
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又为民族文化传承打开了新的路径。石丽平所在的公司开通了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账号,建立了直播团队。石丽平和她的团队推出了“苗绣走进移动的家”的健康生活理念。“把苗绣与银饰结合起来,缝制成精美的香囊,在里面装上养气提神的苗药,让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生活的细枝末节和方方面面。”
石丽平还在开发“苗绣+”系列产品,让苗绣与银饰、与美食、与汽车用品、与现代服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一针一线记录好群众故事、乡村故事,传递好党的故事、中国故事让更多的人在文化传承、文化自信中找到精神支柱,找回精神家园。
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 贵州两地通过中国科技部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
- 松桃:“五个一”工作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 上海专家为贵州多名重度“多指”畸形患儿带来福音
- 贵阳市花溪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 2022年贵州省见义勇为人员或子女助学奖励金发放
- 贵阳市观山湖区召开2022年第三次产业大招商工作培训会
- 沿河:19万亩水稻开镰
- 沿河免费发放9.3万亩油菜种子
- “黔港澳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交流研讨会在筑举行
- 贵州减免ATM跨行取现手续费1.59亿元
- 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建设“智慧仓储”驱动供应链业务数字化、智慧化转型
- 仁怀:优化政务服务模式 助力“贵人服务”再升级
- 贵州屋脊:万亩野生韭菜花开吸引游人“醉”
- 专家:近视手术须到专业医院并进行严格术前检查
- 施秉:义务上门体检 守护老人健康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特步集团向望谟县发放爱心鞋子5000双
热门文章
-
雷迪博士:美国的健康成长,印度受到欧洲和EMS的弱点抵消
原创 2022-02-24 16:52:10 -
Jet Airways宣布提供“运气票”优惠
原创 2022-02-24 15:52:20 -
ACC Plinges 3%; Q4净跌至69%
原创 2022-02-24 14:52:25 -
Arun Jaitley与Bishnu Prasad Paudel举行了双边会议
原创 2022-02-24 13:52:10 -
Hinduja Global Solutions Q3 FY16 PAT达171万卢比
原创 2022-02-24 12:52:21 -
等待太久价格纠正了吗?
原创 2022-02-24 1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