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9月23日电 题:爆火的台江“村BA” 充满繁荣发展活力
作者 冯桂菊
9月20日,“村BA”圣地台江县台盘乡台盘村党群服务中心里,台盘村篮球协会会长岑江龙一边翻看笔记本,一边跟协会成员聊天。笔记本除了记录每年组织“六月六”篮球比赛的参赛队伍、经费筹集、人员分工外,还记录着这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变化。说起新时代“笔记本”的变化,大家伙儿全都眉开眼笑。

10年来的“收支账”,写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耕耘收获。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大发展,账上记着“2022年6月,篮球协会收到金秋梨合作社组织赛事700元”;农民衣食住行水平步步高,账上记着“2020年,杨东明购买新车13万元,协会人员购买鞭炮祝贺”。
10年来的“兜底账”,记录社会建设加速补齐民生短板。账上记着“2022年9月,推荐家庭较为困难的杨琦江、张海到村担任公益性岗位(保洁员)”。“2022年8月,到大学生退役士兵李志家中探望。”
10年来的“环保账”,诉说生态文明建设描画美丽乡村。张寿双2021年参加宜居乡村建设培训,为的是让房前屋后“园林化”。“过去家家房前屋后乱推乱放,厕所‘一个土坑两块砖’,现在全村环境不仅变好了,还发展了‘庭院经济’,‘厕所革命’普及了水冲厕。”
台盘村篮球协会的“小账本”,是10年来台江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中的动人叙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台江县坚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这篇大文章”中写下了“此卷长留天地间”的壮美篇章。

施洞镇岗党略村大景
——环境美起来。
这些天,张兴文家的优质水稻籽粒饱满,稻谷金黄稻花鱼肥美,庄稼收割在望。
张兴文家所在的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位于台江县城西面,坐落在巴拉河畔,曾长期遭受水污染袭扰。以前种粮,“河水里早已没有鱼虾,河水不能洗衣,不能浇地”。这几年巴拉河综合治理见效,水清澈了、粮也稳了。
“这水多清,看着就觉得心里舒坦!”在附近生活了20多年,刘月亲眼见证巴拉河之变。
“十年前,过去污水所到之处泛起大堆大堆的白沫,总有垃圾进河,严重影响水质。”阳芳村原村主任说。由于工业废水和流入河中,加之生态补水不足,巴拉河水色如酱油、臭味刺鼻。
河流美,县域才能兴。台江县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景观再造、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等措施,对巴拉河、清水江、翁密河等县内水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河段总长50.3公里,清淤疏浚面积达9671.42平方米,新建生态护岸60余公里。
“现在,我们以‘河长制’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巡河,全县河流水质达标率上了大台阶,河道过水能力更强,水体流动更快,自净能力更高,污染物淤积更少,水系生态更健康。目前全县1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巴拉河重现“小桥流水人家”风采,是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缩影。近年来,台江县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推进城乡生活污水管网更新和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升级,不断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县乡面貌焕然一新。截至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 9%,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100%,同比上升2.04%。
——交通强起来。
筑路架桥,周行八方。从货物往来顺畅到出行舒适便利,台江大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展现出一派蓬勃生机。
台江县方召镇巫梭村村民张志才永远忘不了十多年前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这几年,当地重新修建通村公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现在,原来坑坑洼洼的通村泥路,已变身为一条干净整洁的柏油路。路畅通了,食用菌、蜂蜜、核桃等特色农产品也走出大山,村民收入逐年增加。巫梭村的变化,是我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折射出一个充满活力的台江。
党的十八大以来,台江全县的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曾经孤悬湖中的山村结束了不通陆路的历史,遥远荒凉的吊脚楼接入了现代交通网,长年深藏大山的偏僻山村步入了发展快车道……路网纵横交织。从货物往来顺畅到出行舒适便利,台江大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展现出一派蓬勃生机。
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离不开交通先行。这十年,台江县累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约9万公里,解决了40余个行政村通硬化路的难题……交通骨架的持续完善,提升着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公路修到家门口,“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为历史,广大农民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这十年,台江交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运输服务能力、品质和效率大幅提升,实现了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转变。
——生活富起来。
乘坐观光公交车,从清江村出发,经过施洞古镇中心,绕过苗寨、青石板……参加岗党略村的“红色旅游”,一路如行画中,满目生机。
岗党略村位于台江县施洞镇,是红军转战苗疆、横渡清水江进军黔北的重要通道,是党和红军执行民族政策的重要一站。岗党略村红色资源丰富,现存有较丰富的革命遗址、文物和史料,军委纵队驻地旧址、红军渡口、红军路等革命遗址,马鞍、马灯、红军标语等革命文物。十年前,村里没有一条水泥路,村民收入微薄,经常借粮度日,外出务工。如今,岗党略村锚定“红色旅游”方向,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发挥生态环境良好和苗族风情多彩的优势,全面加强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利用,开办农家乐,家家户户都富了,还被列为全省首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大势如潮,大道如砥。10年的砥砺与奋斗,以勇毅和坚韧锻造不可逆转的进程。“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用这句话来形容刚刚过去的十年再贴切不过了。回首十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完)
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 贵州省发改委发布民间投资可参与的“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名单 项目达671个
- 贵州人社:就业援助百日攻坚 就业服务暖心不断线
- 贵阳合力超市爱心保供:用“真品”换“真心”
- 贵州罗甸:医院推行“诊间支付”便民利民
- 贵州罗甸:1200亩秋冬黄瓜上市
- 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威宁苹果”走俏市场
- 贵州丹寨:金秋收获忙
- 贵州省气象局抗疫志愿者杨晓虎:疫情不退,人不退!
- 贵州省安顺市秋季新兵奔赴军营
- 贵州台江:大银幕送到小村庄 乡村夜晚“有声有色”
- 贵州金沙: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大提升
- 贵阳市经开区部分行业复工复产
- 贵州施秉:“童心农场”喜迎丰收
- 罗甸:防疫生产两手抓 安全发展两不误
- 贵州松桃:强村富民产业跑出“加速度”
- 毕节市现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6例 无症状感染者1266例
热门文章
-
雷迪博士:美国的健康成长,印度受到欧洲和EMS的弱点抵消
原创 2022-02-24 16:52:10 -
Jet Airways宣布提供“运气票”优惠
原创 2022-02-24 15:52:20 -
ACC Plinges 3%; Q4净跌至69%
原创 2022-02-24 14:52:25 -
Arun Jaitley与Bishnu Prasad Paudel举行了双边会议
原创 2022-02-24 13:52:10 -
Hinduja Global Solutions Q3 FY16 PAT达171万卢比
原创 2022-02-24 12:52:21 -
等待太久价格纠正了吗?
原创 2022-02-24 1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