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日,村民在大方县长石镇仲麦村高粱种植基地收割高粱。周训贵 摄
“今年我们利用撂荒地种植的高粱产值可达40多万元。”10月1日,在贵州省大方县长石镇仲麦村的高粱种植基地,村民们正乘着有利天气,抢收高粱。
原本是多年的撂荒地,如今却成了大家群众就近务工收入的主要来源。“不仅如此,村民还可以进行土地入股或流转,获得多重收益。”仲麦村村支书李述友介绍。

10月1日,村民在大方县长石镇仲麦村晾晒高粱。周训贵 摄
长期以来,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家中劳动力弱、土地肥力变差、地力等级下降、因灾损毁等原因,导致不少耕地逐渐闲置,变成撂荒地。
2011年,村里换届选举,常年在外务工的李述友因家中老人需要照顾,毅然回到家乡进行发展,并成功当选仲麦村村支书。如何盘活现有的撂荒地,守住群众的“粮袋子”,成了新一届村支两委班子工作的“硬骨头”。
“支委换届完了以后,我们就把撂荒地整治这个工作列入村两委的工作重点,因为在农村,只有从土地上下功夫,才能把我们的产业搞起来。”李述友说。

10月1日,大方县长石镇仲麦村高粱种植基地航拍。周训贵 摄
为了解决撂荒地的问题,村支两委经过商议,通过大量走访和召开群众会,把村集体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通过流转或入股等方式对现有撂荒地进行整治和利用。“今年我们通过流转或土地入股的撂荒地有650亩左右,种高粱、玉米、南瓜等作物,像今年我们种植的200亩高粱,虽然受干旱的影响,但还是可以达到40多万的收益,既增加了我们农民群众的收入,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李述友说。
高粱种植迎来开门红,这也坚定了长石镇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和决心。“因家中孩子都常年在外,所以我们把2亩多的土地流转给村里的合作社,除了流转费,平时还可以在基地务工赚点零花钱,我觉得这个政策很不错。”村民高祥珍说。

10月1日,大方县长石镇仲麦村晾晒高粱场景航拍。周训贵 摄
近年来,大方县坚持科学谋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分类整治推进、规范土地流转、强化政策扶持等措施,对全县2670.99亩撂荒地进行整治利用,按照“宜粮则粮、宜特则特”的原则,发展粮食生产和特色种养殖产业,守住群众“粮袋子”。(周训贵 李灵 王倩)
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 关于10月3日在贵阳贵安部分区域开展核酸检测的公告
- 贵阳市花溪区麦坪镇:368个涉疫类诉求全部有效解决
- 贵州毕节新增确诊病例3例 无症状感染者24例
- 国庆节假日第二天 贵州各地严格疫情防控确保文化旅游市场安全
- 关于安龙县2例省外过境人员阳性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
- 玉屏:云端“职”通桥连通群众幸福“就业路”
- 国庆假日首日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稳定、有序运行
- “95后”消防员江福海:如“亲密战友”般对待装备
- 关于贵阳花溪区A级景区开放范围的公告
- 10月1日贵州省新增确诊病例3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4例
- 毕节市现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25例 无症状感染者1194例
- 关于10月2日在贵阳观山湖区世纪城街道和金阳街道开展区域核酸检测的公告
-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志愿者的“疫”线青春
- 贵州桐梓“点绿成金” 林下经济成富民产业
- 贵州贵阳:稻谷飘香 丰收景象美
- 贵州出台《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实施意见》
热门文章
-
雷迪博士:美国的健康成长,印度受到欧洲和EMS的弱点抵消
原创 2022-02-24 16:52:10 -
Jet Airways宣布提供“运气票”优惠
原创 2022-02-24 15:52:20 -
ACC Plinges 3%; Q4净跌至69%
原创 2022-02-24 14:52:25 -
Arun Jaitley与Bishnu Prasad Paudel举行了双边会议
原创 2022-02-24 13:52:10 -
Hinduja Global Solutions Q3 FY16 PAT达171万卢比
原创 2022-02-24 12:52:21 -
等待太久价格纠正了吗?
原创 2022-02-24 1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