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电 (徐雪莹 安英昭)“与文物对话,促文明互鉴”,中新社28日在北京举办首届“东西问智库”主题论坛暨“东西问智库”成立仪式。

10月28日,中新社在北京举办首届“东西问智库”主题论坛暨“东西问智库”成立仪式。图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张西平发表主旨演讲。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张西平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说,多样文明,一个世界;多样性是文明存在的基本形态,文明互鉴是文明发展的动力。

图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韩茂莉发表演讲。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图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发表演讲。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图为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发表演讲。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图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发表演讲。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德国汉学家、美学家、特里尔大学教授卜松山通过视频提出,跨文化对话应以相互充实为基础,了解对方文化不同层面,寻求共同理念,保持开放视角,以增进相互理解。

图为论坛圆桌对话环节。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韩茂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也分别发表演讲。
在圆桌对话环节,任万平、许宏、潘晴、王心源、韩茂莉、陈胜前等专家学者展开热烈讨论。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谈到文化艺术品吸收域外文明、形成本土特色的生动案例;许宏研究员分享以文物为媒、文明互鉴的历史印记;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展览总监潘晴提到应从不同视角,以包容心态看待国内外文化;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王心源谈及科技赋能考古的意义;韩茂莉教授认为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在宏观,也在细节;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胜前指出,考古学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研究文明起源有助于文明传承。
论坛期间,“东西问智库”正式成立。中共中央统战部侨务事务局局长许玉明、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分别向首批学术顾问和特聘专家颁发了聘书。(完)
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 贵州积极推进“黔家服”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 贵州印发5个民政服务机构管理服务工作指南
- 贵阳已有各类残疾人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50个
- 贵州三都民警彭永:刑侦战线的“神算子”
- 贵阳市南明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10月27日贵州省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发布
- 罗甸:千亩油茶迎丰收
- 清镇市犁倭镇石牛村:农业种植多元化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 贵州黔西:建设绿色能源 推动绿色发展
- 毕节高新区:乘势而上 打造百亿级锂电池产业基地
- 贵州施秉:小学生化身“菜农” 体验农耕与做饭
- 贵铁公安:警企联手筑牢铁路内部反诈“防火墙”
- 贵州普安:糯东煤矿智能化 安全生产有保障
- 贵阳发布关于全市有序恢复群体性聚集活动的通告
- “筑翼行”获贵阳南明电子信息产业引导基金Pre-A轮融资
- 贵州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实现“家庭共济”
热门文章
-
雷迪博士:美国的健康成长,印度受到欧洲和EMS的弱点抵消
原创 2022-02-24 16:52:10 -
Jet Airways宣布提供“运气票”优惠
原创 2022-02-24 15:52:20 -
ACC Plinges 3%; Q4净跌至69%
原创 2022-02-24 14:52:25 -
Arun Jaitley与Bishnu Prasad Paudel举行了双边会议
原创 2022-02-24 13:52:10 -
Hinduja Global Solutions Q3 FY16 PAT达171万卢比
原创 2022-02-24 12:52:21 -
等待太久价格纠正了吗?
原创 2022-02-24 11:52:08